加入收藏 | ENGLISH

华体汇网页登录入口
守正奋进抓落实作风建设年

学校扎实推进新时代高校教师系列职称评聘制度改革

发布:新闻中心 来源:人事处 发布时间: 2022-06-24

高校教师是我国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推动国家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力量。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和《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和甘肃省职改办《关于当前深化职称改革工作中几个具体事项的通知》要求,进一步完善教师评价机制,激励广大高校教师教书育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加快教育现代化,我校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及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围绕“三新一高”要求,深入推进新时代教师职称评价制度改革,进一步激发广大教师立德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积极探索改革路径,不断对接国家顶层设计,不断思考和解决“量与质”的关系、“教与研”的关系、“唯与不唯”的关系,2021年重新修改出台了《华体汇网页登录入口高校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办法》,文件贯彻了“破五唯”、破“SCI至上的”评价导向,基本形成了符合学校师资特点、符合学校发展阶段的职称评聘办法。改革举措遵循高校教师职业特点和发展规律,破除束缚高校教师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充分调动广大高校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高校教师活力、动力,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为学校强师工程和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强化师德师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严格落实高校教师“红七条”、教育部《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和甘肃省教育厅及七部门《关于印发<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任务分工方案>的通知》等精神,制定出台了《华体汇网页登录入口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实施细则》《华体汇网页登录入口教师师德师风考核办法》《华体汇网页登录入口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方案》《华体汇网页登录入口新入职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考察办法》等制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和贯彻“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将师德表现作为职称评定首要条件,建立“三方会评”制度,即教师所在学院党总支出具学院师德师风和思想政治表现鉴定评价、学校党委教师工作部出具师德师风和意识形态鉴定评价、学校纪委监察室出具廉洁自律和思想素质鉴定评价。教师签署“诚信承诺书”,建立学术不端“黑名单”制度和诚信承诺制度,将师德师风考核评价贯穿于职称评审全过程。

突出教育教学实绩,引导履行教书育人职责

为扭转“重科研轻教学、重教书轻育人”不良倾向,不断提升教育教学工作量和成果在职称评价中的作用和比重。具有高校教师资格证作为职称申报的必备条件,在职称申报中严格执行“本科教学一票否决制”,教学工作量不足或教学质量不达标的教师,不得晋升高一级技术职称。在职称评价教学考核环节考核过程中,引入“三方评价”机制,即申报人员在所属学院对其进行教学考核时,考核组必须由“同行专家、同行教师、授课学生”三方出具评教意见,对课堂教学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突出教育教学能力和实绩考核,凸现教学为本的宗旨。强化一线学生工作经历要求,明确教师晋升高一级职称至少要有累计担任四年班主任或两年兼职辅导员经历。

优化科研评价,注重代表成果质量

落实破“五唯”要求,引导教师瞄准国际学术前沿、服务国民经济主战场、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研究真问题、真研究问题,努力做出业绩贡献。淡化数量、强调质量,突出多元化评价,纳入包括高水平论文、著作、专利转化、项目成果、标准制定、智库报告、社会服务、学科建设贡献、团队建设成果等多种形式,申请人高评会答辩环节采用“业绩综述+代表性成果”展现业绩贡献和标志性成果。实施代表性成果“三地盲评”送审制度,严把论文盲审质量关,将送审一所高校审核3篇论文,改为分送省内外三所高校,每所高校送审1篇论文。

完善管理机制,强化各级分工联动

推进校院两级管理,充分考虑学科特点,在高水平论著、高质量项目、科研奖励、转化成效等业绩认定方面给予学院一定自主权,由学院学术委员会结合学科特点、依据学校主管部门制定的参考标准予以认定,民主推荐,充分发挥基层学术组织作用。

在职称申报环节,学校职改办进一步规范申报程序,创新“三审三公示”制度,即个人申报、二级学院初审推荐并进行一次公示;人事处会同科研管理处、教务处等职改办成员单位对申报材料进行复审核,召开填报系统培训会,人事处管理员和负责人再进行系统两次审核,纪委出具廉洁自律证明,二级学院党总支严把申报人员师德师风,学校师德师风委员会办公室复审师德师风,最后进行二次公示;高评会结束后,报校务会、常委会通过后再进行三次公示。博士初聘副教授环节,坚持“两审两公示”制度,即学院推荐初审公示,人事处复审报职改会、校务会、常委会通过后再公示,确保评价结果的公平公正。

职称评审纷繁复杂,需要涉及多个职能部门相互配合衔接。凡涉及科研相关材料,由科研管理处及时把关审核;凡涉及教学相关材料,教务处、研究生处及时把关审核;凡涉及班主任、学生管理等工作相关材料,学生工作处及时把关审核;继续教育由教务处教师发展中心负责把关审核;帮扶经历由所在学院或相关职能部门负责把关审核。

拓展申报方式,打通破格晋升渠道

对取得重大原创性研究成果或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在经济社会发展、学校建设中作出重大贡献的人员,学校设置一定数量的破格晋升岗位,不占指标限额。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显著业绩的人员,可不受任职年限、学科岗位指标限制,符合破格条件人员允许破格申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完善好人才评价指挥棒作用,为人才发挥作用、施展才华提供更加广阔的天地。我校在推进职称评聘制度改革的过程中,多措并举,多维度客观评价教师。我校在全面实施职称评审改革后,评价指挥棒和风向标作用也进一步凸显,自从2018年我校开展高校教师职称自主评审以来,先后评定教授职称42人,副教授职称72人,讲师职称35人。通过职称评聘制度的改革,从而优化了教师职称结构,进一步激发了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提升了教职工的专业能力和学术水平,特别是促使拔尖创新人才不断脱颖而出,为学校改革发展和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提供了高质量的师资队伍保障。


撰稿:赵利刚

审核:张利军

责编:周绪境

编辑:黄亚珠

编审:罗文研

关闭

Copyright ©2005-2022   华体汇网页登录入口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藉河南路

甘公网安备 62050202000257号  陇ICP备15003457号   0938-8367707  0938-8362599   E-mail:xb@tsnu.edu.cn